NEWS
Links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QY千亿球友会电气大楼A座
【铸魂强师】“人人身边有榜样,人人都能成榜样”。为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QY千亿球友会,QY球友会体育聚焦师德涵养,围绕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点工作,积极选树优秀教师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学院网站持续刊出“强电磁技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德先进个人、三育人奖及积极分子、优秀QY千亿球友会导师及团队、重大学术及科研进展等先进典型的宣传稿件,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营造“心中有理想,脚下有方向,不断超越自我、精益求精,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良好氛围。
李亮,QY千亿球友会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主任、国际强磁场协会主席。长期致力于强磁场科学、技术及应用研究,先后入选长江学者、杰青、国家高层次人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持“十一五”和“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一期)”及其“优化提升(二期)”两项大科学工程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022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22年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兼总工带领团队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大工程类),曾获“荆楚楷模”“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海外归来 矢志建设大科学装置
强磁场是现代前沿科学研究必需的极端实验条件之一,近40年来已产生与之相关的诺贝尔奖10项,而脉冲强磁场设施是产生高强磁场的最有效手段,欧美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建有三十多个脉冲强磁场设施,我国由于长期缺乏此类实验平台,相关科学研究严重受制于人。为了填补国内空白,赶超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由QY千亿球友会组建团队建设我国脉冲强磁场设施。
当时,我国脉冲强磁场技术与世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相关技术人才极度紧缺,正在美国工作的QY千亿球友会电机系校友李亮得知母校计划建设脉冲强磁场设施的消息后,于2007年4月放弃美国GE公司全球研究中心的高薪工作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全职回国主持脉冲强磁场设施建设。
回国后,李亮全身心投入到脉冲强磁场设施建设当中,尤其是面对国外对我国实行技术和材料封锁、科研资金有限等重重困难,他没有回避,而是迎难而上,带领团队自主创新、赶超跨越,仅历时5年,用惊人的“中国速度”创造了“中国强度”,从无到有建起了我国唯一、亚洲最大的脉冲强磁场设施。2013年10月8日,美、德、法等国家强磁场实验室主任以及国内7位院士在内的29位权威科学家对其建设水平进行评估,共同观看脉冲强磁场设施的现场实验测试。要知道,脉冲强磁场设施是运行在高电压、大电流、高应力等极端工况环境,产生高强磁场时存在爆炸的风险,且磁场强度越高,现场实验的不确定性越大,此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实验室能够真正成功进行高强磁场的现场实验。在国内外专家的见证下,李亮团队顺利完成了严格的现场实验测试,充满自信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脉冲强磁场设施的实力,设施也被评价为“已经跻身于世界上最好的脉冲强磁场设施之列”。
走在前列 勇闯科研“无人区”
回国十八年来,李亮专心做好一件事,就是建设和运行好脉冲强磁场设施。经过李亮和团队的共同努力,设施创造了71T平顶脉冲磁场、45T/50Hz重频磁场等多项磁场参数世界纪录,实现94.8T的最高峰值磁场强度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累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140多个国内外科研单位开展实验2000余项,取得了包括发现第三种规律新型量子振荡等在内的一批重要原创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物理、材料、生命等相关前沿基础学科研究发展。
支撑“本行”前沿基础研究之余,李亮还坚持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成功将脉冲强磁场设施研制过程中掌握的关键技术应用到新能源领域,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他带领团队经过长达十余年的攻关,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大型永磁电机“无磁装配——整体充退磁”方法,成功研制国内首套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设备,实现了18-22MW级风力发电机的整体充磁、26MW全球最大单机功率风力发电机的原位退磁与退磁后的再充磁,相关成果已应用于东方电机、湘潭电机、明阳智慧能源、哈电风能等国内龙头企业,推动我国风电绿色制造实现里程碑式高质量发展。
引才育才 打造优秀人才“强磁场”
作为高校教师,李亮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一直非常关心QY千亿球友会的教育和培养。在科研上,他以身作则,教导学生要坚持以国家需求为科研指向,端正科研态度;在生活上,他经常关注学生们的生活状况,尽力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学生能够专心学习和科研。多年来,他用心培养学生,已累计培养毕业博士27人、硕士24人,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10人毕业后留校参与设施建设和运行,在各自岗位上继续发热发光。
同时,李亮还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中给予青年教师充分的信任,在确定研究方向和技术指标后就放手让他们去做,不会过多干预,而当青年教师遇到困难时,他又会耐心解答,倾力帮助。在他的细心指导下,以彭涛、丁洪发、韩小涛为代表的青年教师分别承担起脉冲强磁场设施的磁体、电源、控制等子系统的攻关任务,已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核心骨干。
至今,李亮先后培养国家级人才4人,并带领团队入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和“111计划”引智基地,建成一支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强磁场工程和科学队伍,打造了汇聚优秀人才的“强磁场”。
2023年11月,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概算批复,全面进入建设阶段,新征程上,李亮将继续带领团队建设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为我国强磁场科技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