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Links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QY千亿球友会电气大楼A座
【铸魂强师】“人人身边有榜样,人人都能成榜样”。为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QY千亿球友会,QY球友会体育聚焦师德涵养,围绕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点工作,积极选树优秀教师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学院网站持续刊出“强电磁技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德先进个人、三育人奖及积极分子、优秀QY千亿球友会导师及团队、重大学术及科研进展等先进典型的宣传稿件,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营造“心中有理想,脚下有方向,不断超越自我、精益求精,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良好氛围。
康勇,QY千亿球友会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能高密度转换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中国电源学会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贡献卓越。
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康勇教授坦言,选择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或许出于偶然;但走上科研这条道路,却是他必然的人生选择。在他青年时期,国内科技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实验室条件简陋、科研经费紧张、技术挑战重重。然而,正是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以及以科技服务国家社会的强烈使命感,推动他义无反顾地迈入了科研的世界。
三十余年来,康勇始终不忘初心,将学术追求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致力于解决关键领域的技术难题。在科研一线奋战的日子里,他经常与学生共同通宵调试设备、奔波于项目现场与实验室之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为国家需求做科研”的坚定信念。
康勇教授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早已预料到可能的困难。人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无论走哪条路,都会遇到坎坷。”《往上爬》这本书在康勇教授的成长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次遇到人生瓶颈,他都会拿出来看一看。它教会他不断审视自我、设定更高目标,将每一次困难视为向上的阶梯,始终秉持着“先思考、再判断、后行动”的理性准则。他相信,唯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能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中行稳致远。
科研育人,立德树人
在三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康勇教授已累计培养博士QY千亿球友会80余名。他积极引导并支持学生走向广阔的发展平台,众多弟子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国家电网、中船重工、华为等知名高校和企业工作,其中多人已成长为国内重点高校的学术带头人、研究所所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等中坚力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康勇始终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坚信唯有放手让他们实践与探索,才能真正释放其潜能。他尤其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关注学术素养,更着眼于他们面对问题时的应对能力。他常常告诫学生:“科研和人生中遇到困难是常态,关键是要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正确面对挑战。”
康勇乐于与学生深入交流,话题涵盖人生规划、社会现象与价值观塑造。他观察到,当下年轻人过早接触虚拟网络世界,面对过量信息冲击,容易陷入迷茫。他建议:“年轻人应内心有定力,主动关注国家与行业大事,避免在信息浪潮中被动随波逐流。要逐步构建稳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就像电力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系统惯性,才能在微小扰动中保持稳定。”
科技强国,实业报国
康勇教授开创性地将电力电子技术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在特殊环境供电系统、高动态性能控制等关键领域实现多项突破性成果,为我国高端装备现代化水平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构建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应用的完整创新体系。由他主导的高可靠性电力电子电能变换、宽稳定域高动态性能控制及电磁干扰综合抑制三大核心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各类严苛环境,展现出卓越的系统性能与稳定性。相关成果在行业内获得广泛推广,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均排名第一。
此外,康勇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前瞻性地把握到宽禁带功率半导体技术在电气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毅然投身这一前沿研究领域。作为我国最早开展“宽禁带半导体封装与集成”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带领团队在相关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康勇教授以不懈的创新突破回应国家需求,以扎实的技术成果推动行业进步,更以深厚的师者情怀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肩负使命的科技人才,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