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Links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QY千亿球友会电气大楼A座
9月19日至20日,以“红土铸重器・创新驭未来”为主题的“中石协·北石机械·宝石管业杯”第十二届中国QY千亿球友会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昆明理工大学顺利举行。本次比赛有全国2435支队伍提交作品完成参赛,经初赛评审后,共有国内外317家单位的662项作品入围昆明现场决赛,QY千亿球友会共有6支队伍入围,其中,1支队伍获一等奖,2支队伍获二等奖,3支队伍获三等奖。
全国一等奖
慧眼识电队
项目名称:慧眼识能——面向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平衡与预警平台
指导老师:艾小猛
团队成员:何廷科、熊凯、赵海宇、倪谢霆、周煌
项目简介:
“慧眼识能”——面向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平衡与预警平台,聚焦“双碳”背景下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带来的平衡难题,首创模型-数据驱动的多重随机因素耦合表征、概率化平衡快速计算与保供-消纳协同分级预警三大核心技术,形成覆盖年-月-周-日多时间尺度的平衡分析和风险预警能力。平台集成能源数据、运行模拟、智能预警于一体,已在实际电网完成验证,平衡裕度计算精度超90%以上,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构建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关键工具。
全国二等奖
源擎队
项目名称:新一代航空多电发动机兆瓦级大功率起动/发电装备
指导老师:孔武斌
团队成员:刘迪、李亮霖、陈珏蔚、任璐帆、付雯蕾
项目简介:
本项目聚焦航空电气化发展需求,针对起动/发电装备的功率密度低与一体化集成控制难的瓶颈,研制了新一代航空多电发动机兆瓦级大功率起动/发电装备。装备采用高功率密度集成化设计,核心控制系统基于四余度冗余的FPGA+DSP异构混合控制架构,实现了系统的高可靠、高精度与高动态响应控制。在紧凑的体积和轻量化设计下,该装备额定功率达到1MW,功率密度为16.7kW/kg,有力支撑我国航空工业在“多电”领域的自主创新,加速推进未来飞机性能提升和能量架构的革新。
擎空动力队
项目名称:航空发电机用兆瓦级耐高温高功率密度电机
指导老师:范兴纲
团队成员:初琪、郭喆、邹彧恒、郑梓晨、刘家瑞
项目简介:
本研究针对航空混合动力系统需求,突破兆瓦级电机高温与高功率密度技术瓶颈,提出一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尾椎内置的永磁同步电机解决方案。创新采用钐钴永磁体与高耐热硅钢片构建300℃耐温电磁系统,通过海尔贝克磁极阵列提升气隙磁密与波形质量;提出散线绕组串联换位工艺,降低38%交流损耗;开发定子轴径向半浸油冷却与转子轴承一体化热管理系统,通过分油环导流与非均匀蛇形油道消除局部过热。实验表明,电机短时功率达1MW,功率密度5kW/kg,最高效率98.2%。
全国三等奖
势能π
项目名称:双馈重力储能无传感器控制协同优化与研究
指导老师:杨凯
团队成员:刘媛、王雨洁、朱兵、彭昌达、刘天翔
项目简介: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下,重力储能因规模大、寿命长、成本低而成为新型储能的重要方向,但存在功率波动剧烈、机电耦合复杂及传感器可靠性不足等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以双馈重力储能机组为对象,开展无传感器控制与协同优化研究。通过建立竖井式系统模型与效率方程,结合全局搜索与序列二次规划的双层优化算法,实现参数配置优化,使功率波动率降至3.75%,效率提升至83%。在控制策略上,提出基于全阶磁链观测器的无传感器控制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案运行不稳的问题,实验表明系统可在复杂工况下稳定运行。进一步提出飞轮辅助协同控制方案,利用其毫秒级响应特性补偿功率切换波动,构建“长时能量支撑+短时功率补偿”的新型储能体系,仿真验证功率波动率降至2.1%,并网电压波动控制在±3%以内。研究成果为重力储能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理论突破与技术方案,对保障新能源消纳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思构风光储能团队
项目名称:风光储新能源场站优化配置与主动支撑控制平台研发与应用
指导老师:姚伟
团队成员:赵海宇、张春苗、何廷科、熊凯、周泓宇
项目简介: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给系统的安全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现有风光储新能源场站的低碳能源设备主要采用跟网型与构网型控制,如何在保证风光储场站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主动支撑控制成为困扰难题。为此,本作品提出了基于时频域精细化建模的多频域稳定目标下风光储新能源场站跟构网优化配置方法,保证跟构网新能源场站的稳定。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跟/构网分群的频率-电压主动支撑控制,赋予场站主动响应频率与电压的变化,实现主动支撑。场站配置精度由离散提升至连续。频率电压主动支撑效果相较传统控制方案提升20%。
驭电锋驰队
项目名称:面向电磁发射的高速大推力直线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葛健、徐伟
团队成员:张茂鑫、陈应可、赵沂、上官用道
项目简介:
高速大推力直线电机作为电磁发射系统的核心部件,面临输出推力不足、电流稳定性差和速度观测精度低三大技术瓶颈。针对以上问题,本作品设计了一套新型驱动控制系统:提出基于电流矢量优化的最大推力控制策略,显著提升电机输出推力,使发射速度提高6.29%;采用自适应有源阻尼变系数复矢量控制策略,有效抑制时变参数扰动,将电流总谐波失真降低34.37%;提出基于矢量叠加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通过超螺旋滑模观测器将速度观测精度提升55.74%。本项目旨在提升电磁发射系统的运行效能与稳定性,并为我国在先进直线驱动技术领域的探索突破积累经验、贡献力量。
中国QY千亿球友会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坚持“以竞赛培育人才,以人才激发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引导QY千亿球友会关注能源领域的重大需求与技术变革,为国家能源战略实施和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华科大电气学子将继续弘扬“厚积薄发、担当致远”的学院文化,勇于创新、勤于实践,为国家电气电子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澎湃强劲的青春动能与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