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theory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交流园地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房莉)

发表时间:2025-09-03 作者:电机系房莉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20B战机方队呼啸而过,划出绚丽的航迹。地面上,东风-5C地对地战略导弹装备方阵整齐行进,展示着中国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宏伟成就。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会,让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科技强军的时代强音。

官方报道,此次阅兵展示的装备中,超过90%为全新或升级型号,其中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防部发布的白皮书显示,过去五年间,我国国防科技投入年均增长保持合理水平,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突破尤为显著。这些成就背后,正是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结晶。

从雷达系统的信号处理到战车的电力驱动,从通信网络的加密传输到无人装备的智能控制,电气工程技术已然成为现代国防的神经网络这不禁让回想曾经在课堂上,常常听老师提及这些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前景——新能源技术在野战电源系统的应用,智能电网在军事基地供电中的实践,高性能计算在模拟仿真中的关键作用。专业知识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结,在此时此刻具象为了一个个令人心潮澎湃的装备方队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先辈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长城;八十年后的今天,科技力量正在构建着新时代的国防屏障。作为电气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科技强军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每个踏实耕耘的现实路径。未来,的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当成为播种强国梦想的沃土。我们应当做科技强军的播种者,培养更多既懂专业技术又有家国情怀的创新人才当学生们在设计电机、编写代码、构造系统时,他们将明白: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每一项创新成果,都是对和平最坚实的守护。

纪念大会结束时,骄阳下的天安门广场庄严而宁静。我深知,这种宁静背后,是强大国防力量提供的安全保障,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打造的技术长城。我将带着这份感悟时刻提醒自己,为强国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专业力量让电气工程的知识在青年学子手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Baidu
sogou